今天的科技领军专访,我们共同走进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企业辉粒药业(苏州)有限公司,一起听公司创始人许平讲述他在园区的创新创业之旅。
近日,2023年(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召开,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辉粒药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平团队获评姑苏重大创新团队。
辉粒药业是由许平博士携团队于2020年12月在园区创立,专注于长效缓释微球制剂及新型药物递送为特征的新靶点新药研发,致力打造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的药物递送技术(DDS)平台。
公司于2021年被评为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及姑苏领军人才企业,2022年入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目前,已完成融资超亿元,今年上半年新一轮融资已经启动。
“继续折腾”,实现价值
在当今主流科学家多为美国“海归”的医药行业里,许平算是个“异类”。1981年,作为国家第二批公派留学生,许平远赴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专攻生物基材料,之后一直活跃在中日两国医药界,致力搭建中日医药交流合作桥梁。
期间,许平作为联合创始人于1992年成立日本EPS公司,担任总裁办及海外临床研究事业部负责人,从事抗肿瘤、内分泌等新药临床研发和“中日双报”工作,至今有着近30年的丰富经验,并以“中日双报”为纽带,促进两国在医药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2020年,许平来到园区这片创业热土创立辉粒药业,用他的话来讲,“希望自己的人生再继续折腾一下,将在国外积累多年的研发经验运用到中国新药研发事业中,实现高端制剂产业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创业是一条崎岖的未知之路,唯有坚持才能抵达彼岸。“自2014年开始微球缓释制剂研究开发工作至今,已经9年有余。幸运的是,经过7年的努力,2021年我们成功开发出国内首个长效镇痛类均一粒径微球缓释制剂并获临床批件。”回想这段历程,许平感慨道,“感谢身边有一群具有共同信念与目标的伙伴,才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实现新药研发的价值,我想这就是坚持的意义。”
扎根园区,做好“小微球”
谈及落户园区,许平表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原来早在2008年的时候,由于负责的EPS集团中国事业总部设立在园区,许平就经常往来于日本、上海及苏州,目睹了园区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园区已经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在2022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园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四。
这些年,园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集聚最优资源、集中最优政策、营造最优环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目前已汇集生物医药企业超2300家,2022年生物医药产值超1300亿元。
辉粒药业与园区的“握手”,是一拍即合的默契,许平说道:“带着在北京历经7年的科研成果及技术团队扎根园区,希望在这里打造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的药物递送技术(DDS)平台,推动微球制剂研发及产业化,填补国产高端复杂制剂空白。”
立足这方创新创业沃土,辉粒药业发展迅速。目前,公司以精神、糖尿病、肿瘤及疼痛等为主攻领域,在核心产品方面,已有2个长效药物完成临床前的工艺开发研究和毒理药理研究,其中疼痛领域首个长效微球制剂取得临床批件并已经开始临床试验,并且辉粒药业是当年获得国家药监局微球制剂临床批件的唯一企业;今年5月取得另一个品种的临床批件,计划年内开始临床试验。同时,辉粒药业已经完成全球首条均一微球药物制备GMP全自控生产线建设,解决了规模化生产问题。
以心筑梦,弘毅笃行
相比普通制剂,高端复杂制剂是一类更为复杂、先进的载药体系。目前,国际上已有11个已上市微球制剂品种,其中国产仅3个。
面对填补国内高端市场空白的挑战,许平有着自己的底气。“我们的团队成员均为医药领域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涵盖制剂研究、临床研究及放大生产等多个方面,有着多年的合作基础。同时,公司独家引进了著名微球制剂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院士马光辉的膜乳化技术,克服了在包埋、稳定性、均一性三方面的技术难点。如今,马光辉院士是辉粒药业的科学顾问。”
勇于创新,敢于开拓,谈到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许平踌躇满志:“当下,公司主要目标是早日实现精神、糖尿病、肿瘤及疼痛等领域微球制剂上市,未来,将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型递送药物,致力成为以新型递送技术为特征的国际一流高端制剂企业。”
在许平园区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十分钟爱的萨缪尔《青春》一诗:“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青春》
坚持是创业的入场券,理想是成功的指明灯。“我们的使命是做好小小的微球,打造创新药物递送平台,让患者有更好的用药体验。”许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