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县动态

园区6家上市企业新增纳入沪港通

来源:园区科创委发布时间:2023-03-14 14:02:00浏览量:字体: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了“首批新增调入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开拓药业、亚盛医药、基石药业、康宁杰瑞、圣诺医药和沛嘉医疗6家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成功入选。聚焦生物医药板块,本次被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的18A公司共有24家,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占比达25%。

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入选名单

亚盛医药

亚盛医药于2009年正式成立,专注于细胞凋亡通路领域。目前已建立拥有9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或MDM2-p53等细胞凋亡路径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公司已有针对细胞凋亡路径三个靶点、五个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是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路径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今年年初,摩根大通集团、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和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认购了亚盛医药2250万股新股,总额约为5.5亿港元。

圣诺医药

圣诺医药于2007年成立,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中国及美国经营业务的临床阶段小核酸干扰药物(RNAi)治疗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在RNAi治疗恶性肿瘤取得积极2期临床结果的企业。作为全球RNAi疗法赛道“首发阵容”的圣诺医药,目前已搭建了10余款在研产品管线,适应症包括肝癌、肝纤维化、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炎、流感、HPV及新冠病毒感染、心脏代谢疾病等多个领域。并且,STP705已有3项适应症在美获得FDA的孤儿药认证,包括原发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和HCC(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另外还有STP355、STP369、STP779、STP702等多个产品即将申报中美临床试验。2021年12月30日,圣诺医药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交易,成为中国核酸药物第一股。

开拓药业

开拓药业成立于2009年,专注发展潜在“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致力成为创新疗法研究、开发及商业化的领军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雄激素受体(AR)相关疾病为核心,研发多通道产品组合,产品覆盖全球高发病率癌症及其它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包括新冠、前列腺癌、脱发、痤疮、肝癌和乳腺癌等。公司在全球拥有已获得及申请中的110多项专利,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20年5月22日,开拓药业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康宁杰瑞

康宁杰瑞制药成立于2015年,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发现、研发、生产技术平台,包括蛋白质/抗体工程平台、抗体筛选平台和多功能抗体开发平台。基于其先进的技术平台,康宁杰瑞开发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和强大的全球竞争力:其中1个产品KN035(恩沃利单抗注射液,全球首个皮下注射的PD-L1抑制剂)获批上市;2个产品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3个产品获美国FDA授予4项孤儿药资格;3个产品进入多项3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2019年12月12日,康宁杰瑞生物制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沛嘉医疗

沛嘉医疗于2012年成立,是园区本土培育的第一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先后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公司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一流的生产制造能力,已在美国、苏州和上海设立研发创新中心,专注于中国高增长的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致力成为全球知名的医疗器械平台,为结构性心脏病和神经血管疾病提供整体治疗解决方案。近日,沛嘉医疗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情况获《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

基石药业

基石药业成立于2015年底,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和精准治疗药物,以满足中国和全球癌症患者的殷切医疗需求。目前已集结了一支在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以及商业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基石药业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为核心,建立了一条15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已经获得了四款创新药的十项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多款后期候选药物正处于关键性临床试验或注册阶段。2019年初,基石药业IPO募资逾20亿港元,赴港交所上市。

沪深港通

为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合作计划,使香港和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本地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系统来交易对方市场的证券。此次是沪深港通股票标的范围扩容后的首次调整,自2023年3月13日起生效。

目前,园区围绕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三大重点领域,已集聚相关企业近2300家,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24家,去年产业产值达超1300亿元,产业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打造创新生态,汇集创新要素,助力创新企业蓬勃发展,园区将持续发力。

相关文件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