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 他山之石

江阴高新区全力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高地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发布时间:2020-12-23 09:22:19浏览量:字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一直以来,江阴高新区始终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职责使命,加快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致力于成为江阴市高端创新人才最集聚、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富集、创新生态最健康的国内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为“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国际化园区”提供不竭动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面对国际、国内多重机遇挑战,牢牢把握加快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各项要求,紧盯指标任务精准发力,聚焦创新提质高效运行,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4.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5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92%。

全力构建梯次成长的科创企业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近年来,江阴高新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引导企业致力于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

落脚在产业,科技创新才能“掷地有声”。近日,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系杆拱桥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吊杆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成功获得2020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立项。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打破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吊杆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瓶颈,目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这个由法尔胜泓昇集团研制的31丝规格碳纤维复合材料吊杆索,将应用于江苏省高邮市三垛西桥,实现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吊杆索应用于系杆拱桥“零”的突破。

作为苏南地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之一,法尔胜泓昇集团建有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4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是我国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并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科技创新,企业永远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积极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动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江阴高新区企业累计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奖4项,实施省级科技项目38项,获得支持资金1.63亿元。

作为世界第三大半导体系统集成和封测服务提供商,长电科技在集成电路封测领域拥有完善的专利组合,通过深化整合海内外制造基地资源,以及高性能计算及高端存储等应用的大规模量产,企业的芯片成品制造和技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当下,江阴高新区正铆足干劲,用锐意创新的姿态融入奔涌向前的创新大潮之中,一方面更加精准地“引”: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引进更多成长性好、爆发力强的科创“生力军”。数据显示,今年江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数量同比增长31%,形成了一支创新型企业成长梯队。另一方面,更加精心地“育”: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建立梯队培育机制,打造江阴高新区培育库—江苏省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高企培育梯队,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成长一批”的全过程培育机制。

全力建设国内一流的科创载体

在10月30日举行的2020长三角金属材料产业创新大会上,由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牵头成立的长三角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启动。大隆凯科技、塞特精密等江阴本土企业与该研究院进行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未来,该研究院将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最强“科创大脑”。

作为江阴重点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由江阴高新区与东北大学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该研究院致力于攻关金属材料共性技术难题,以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中试环节作为切入点,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新材料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建成一年来,吸引了一大批在各个材料产业领域内具有相当研发实力和知名度的研究团队入驻,目前已有8个中试项目入驻并陆续办理工商注册。在国际合作方面,该研究院还与乌克兰国立冶金学院紧密合作,双方成立院士工作站,共同建设高性能金属材料产品、工艺研发平台。

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科创载体平台,是集聚资源要素的重要支撑和依托,也是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和主战场。在平台载体建设上,江阴高新区创新思路,全力构筑“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全过程孵化体系。一方面,围绕自主可控,深化产学研合作,加深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推动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等科研机构落地高新区,牢牢掌握自主创新的“方向盘”。另一方面,江阴高新区大踏步“走出去”,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网络,加强海内外科技合作,汇聚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所用”。今年以来,张江、深圳异地孵化器建成运行,开创无锡“科创飞地”先河,目前两地共引进项目8个;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共建的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已有3家企业入驻;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江阴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3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

截至目前,江阴高新区已建成6家诺奖得主研究院、8家国家特色产业基地、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41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

全力构筑“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2008-2020年,海归博士陈育新创立的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普莱医药)从孵化器、加速器走到了产业园。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在江阴打了‘通关’”。

近年来,国内的医药工业正在经历大变革,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创新药的研发。陈育新团队已承担包括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等各类项目30余项,共获得国家给予的1000万元科研资金,目前还在积极推进抗菌肽肺部吸入剂、抗菌肽滴眼液、广谱抗肿瘤多肽注射剂等创新品种的开发工作。抗菌肽PL-5喷雾剂已经进入临床Ⅱb期试验,力争在明年春节后进入临床Ⅲ期试验,2022年实现新药上市计划,成为我国第一款抗菌肽新药。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全力集聚“近悦远来”的科创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阴高新区升级“人才激励20条”,全力构筑“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型企业家”全方位人才引育体系,用情用力帮助人才和企业解创业难题、促创新发展。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紧盯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大院大所成果转化项目和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瞄准“高精尖缺”,紧盯“未来人才”,努力招引更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20余人,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等各级各类人才项目99人次,服务各类人才610余人次,兑付跟奖跟补、安家补贴、自主评定项目、产业化奖励等本级支持资金3069万元。

人才既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为此,江阴高新区聚焦服务留才,细化人才服务责任清单,积极推行人才服务“一卡通”政策,从住房需求、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增强了各类人才的归属感。

全力涵养包容宽厚的科创生态

今年10月,挪威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士特鲁斯教授受邀来到江阴高新区参加2020长三角金属材料产业创新大会,以其名字命名的江阴市海外院士工作站获批成立,将从事功能陶瓷及氢能源方面的研究。据了解,特鲁斯教授于今年1月初第一次来江阴,就被江阴高新区包容开放的科创生态所吸引,毅然决定来此投资创业。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提交相关证件和材料后,当天就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江阴高新区的办事效率非常高。”在特鲁斯教授看来,江阴高新区良好的科创环境帮助和支持他实现创业梦想,让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持续优化的科创生态环境,让江阴高新区成为一方承载梦想、放飞希望的沃土。近年来,江阴高新区不断优化科创“政策包”,制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落地。今年,已兑付各类科技资金9800万余元。

“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聚焦企业研发、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创新型企业培育、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让参与科技创新发展的企业享受到能落地的好政策。”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志军表示。

全力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高地,其本质就是要构建创新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要让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创新要素不断激活、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迸发,通过创新催生发展动能,通过创新驱动江阴高新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已累计发放“澄科贷”1980万元、“高科贷”314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100万元,实现科技保险保费1350万元、知识产权保险总保额4731万元,科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日益显现;依托江苏大学,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专利大数据平台,建成维权援助中心,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园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5件;深入推进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阴分中心建设,园区内企业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7亿元。

同时,江阴高新区还举办了2020年中国江阴(高新区)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第八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半导体精英论坛,组织召开2020长三角金属材料产业创新大会、2020中国·江阴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论坛。深入开展科技“三服务”活动,分组分批分专题走访200多家企业,为企业解决各类痛点、难点问题;优化双创广场服务效能,与江阴市司法局合作设立公益法律服务点、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服务点,每年组织举办高企培训季、知识产权微课堂、产学研线上对接等各类双创活动超过30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像做美自然生态环境那样做优科技创新生态。下阶段,江阴高新区将着力增强系统性,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血脉”,持续畅通创新链条,着力增强包容性,树牢“敢创新者皆英雄”的鲜明导向,以更宽松的政策、更多元的投入、更精准的服务,让创新者放开手脚干、专心舒心干,让海内外人才充分感受到江阴高新区的环境最优越、最宽松,江阴高新区的干部最热情、最专业,在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最省心、最放心,为实现“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构筑起强大的科创生态圈。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与趋势。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江阴高新区谋定而后动,蓄势而薄发。“江阴高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的总目标,凝聚合力、协同作战,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全力打造科技驱动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江阴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说。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